刚好昨晚更新了专栏,希望对你有帮助
———————————————————————————————————————————
链接:
(五)点画的书写 - 写好硬笔字 - 知乎专栏
来源:知乎
邱振中在《书法作品中的运动与空间》里有这么一段
我们书写书法作品,是使用毛笔进行某种运动。当我们仔细观察这种运动的时候,发现这种运动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当我们书写一个字的时候,笔尖(笔锋)会顺着字结构中的笔画前行,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运动,用任何一种笔(如钢笔、圆珠笔、毛笔等)书写文字时,这种运动都会发生。这就是说,顺着字的结构推移时产生的运动,我们称之为书写的“第一种运动”。如果没有其他附加的动作,这种运动所画出的是一种均匀的线条。
指的是书写一个笔画时,书写工具在笔画内部所进行的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这种运动只有在使用柔软的毛笔进行书写时才会出现。书写时一定包含有一种比普通的推移更复杂的三维运动,否则笔画不会呈现出这么复杂的形状。这种复杂的形状,暗示书写时毛笔做了很复杂的动作,但是这种动作是在点画内部进行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书写时的“内部运动”。我们把这种“内部运动”称之为书写的“第二种运动”。
我想看过这一段的人,都不会再想用硬笔与模仿毛笔的点划,因为它们自身的属性就决定了虽然硬笔毛笔只有一字之分,但却有天壤之别。哪怕硬笔也有所谓的“提按“,但那也仅仅是非常微弱的提按,和毛笔所形成的丰富且自然的提按相比,并不存在可比性。用钢笔是写不出下图这种丰富的点画形态的效果。
即使钢笔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造作出来一些类似于毛笔的点画特征,但是这也就偏离了日常/自然书写的范畴,而更偏向于艺术字,这对日常书写一点意义也没有。
虽然毛笔硬笔在笔性上有不同之处,但也有共通的地方,硬笔的自然书写靠的是笔的平移,毛笔虽然有其它更丰富的动作,但平移依然也是毛笔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硬笔的手势书写,其实就是将毛笔复杂的书写动作简化为单一的平移运动。这才是正确的”硬笔学毛笔”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只是单纯的依样画葫芦。
我在杭州考前培训的时候,有个师哥硬笔字写的非常好,我问他书写的技巧,他非常简单地和我说了一句:“写字有个非常简单的诀窍,你要明白写字其实就是画圈”,当时我听的云里雾里,而当我明白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师哥诚不欺我。
“写字画圈就是画圈”其实说的就是点画的书写其实是一种弧线运动。因为本质上汉字的书写其实是依托手腕的运动而实现的表达方式。
手腕在自然移动中中其实主要做的的弧线运动,所以在手腕在做横向移动的时候其实是这样的:
纵向移动其实是这样的:
当然也有更加复杂的波浪式曲线:
蔡邕在《九势》开篇提到“夫书肇于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什么历史上一直有所争议,但是我认为不管作何解释,古人从手腕的自然活动中去找寻和归纳书写技巧这一事实是不曾改变的。
很多人在练字一开始的时候都会问一句“点画怎么练”,我个人认为点画的练习首先是要明白一件事情,(这个)点画的背后的书写动作是怎样的,而不是像传统的描红练习那样,给你一个点划,让描摹数数遍之后就完事了。同样的点画,在不同的字中的形态是不不同的,甚至书写同一个字的点画时,也并不能写出同样的点画。那描红的意义何在?它不是低效率的什么才是低效率的?
汉字的书写虽然是基于手势,但并不是单纯只是手腕的自然摆动,否则那就不叫汉字,而是现代无意识艺术了。
而手势大致可以分为S型手势、弧形手势和直线手势。
“S“型手势,这个在长笔画中出现的较为频繁。比如说长横。一个单独的横一般都是从左上角起笔,笔势上大体是一个波浪形,这当然和毛笔的特性有关系(毛笔书写需要铺毫)但是依然是在遵循了手腕的自然活动规律。比如这样的:
但是在此之前要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用更简单的弧形手势呢?”
因为要控制点划的整体弧度。
长点画用弧形手势往往使得点画的弧度过大,会使得整个字图像化。而S型手势则避免了这种弧度的失控,它在一条弧线内上下波动,避免了弧形手势带来了长线条弧度过大的问题。
所以弧形手势往往出现在更短的点划中,比如这样的:
很多人在书写过程中遇到弧型点画容易写的哆嗦,根本上是因为只注意了弧线的具体形态,至于背后的手势,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碰到一千个有弧线的字就会有一千种弧线,但是背后的手势却无非是手腕在各个方向上的自然移动,书家有手腕,你也有。虽然不能也不可能保证100%像,但是做到轻松及格只能说是”so easy“
那是不是文字的书写就不可能出现直线呢?我说是的话那我可能是盲僧。
直线在长笔画中有没有?有。在短笔画中同样也有,比如这样:
是不是有点混了?不是说好的手腕大部分是弧形移动的么?那直线又是怎么回事?
因为文字的书写并不是手腕的无意识的摆动,换句话说笔势源于手腕的移摆动但是不等于手腕的摆动。文字的书写其实是对手指和手腕活动的提炼,在肌肉控制下写出直线完全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在无疑会使得书写技巧的难度增加不少。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直线在作品的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很多看似直线的点画实际上都是由曲线构成:
(如”求“的这一横)
如果把视野扩大到行书、草书这类书写速度更快的书体,会发现曲线的点划较之于楷书有了跟大幅度的提升,书写速度的提升,手势会越来越趋近于手腕的自然摆动。
除了横竖,其他点画跟横竖也是一样的道理:
回到点画本身,很多人点画写不好问题并不在于他不知道点画应该写成什么样的,点划本身的形态可以说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问题在于他们无法通过书写动作流畅的表达。一个字花一分钟认认真真描刻谁都能把字写得不那么难看,但是这显然不是大部分练习者想要的。
所以我通篇没有具体地提到某个点划具体的形态是如何的,因为我能做的无非是把古人写的再一次重复而已,把你看的的重复一遍这并不能称之为教学,何况这并不能解决问题本身——如何去表达。而通过去探究点划背后的书写动作,去把形态各异的点划通过几种不同方向上手势进行归纳和总结,我相信这点可能才是对于点画的书写最有意义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