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不协调的训练方法有很多,常见有双侧肢体间训练、单侧肢体内协调训练、常规步行训练或连贯性动作等。
1、双侧肢体间训练:是指需要双侧肢体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的目标指向性动作,如双手持棍打鼓、双手交替拍球、双手向上抛接球训练等,能够帮助患者通过双侧肢体间的协调训练,刺激并激活控制两侧肌肉活动的大脑半球神经网络,从而改善双侧肢体间不协调的情况。一般每组需要5-20秒,并根据具体情况每天进行3-5组运动。
2、单侧肢体内协调训练:即使用单侧肢体进行训练,能够锻炼肌肉及多个关节内部的协调性。可练习单侧伸展,手臂由里向外运动,握拳展开用肩进行画圆绕练习等,一般建议每天大概运动半小时,具体时间还应谨遵医嘱。
3、常规步行练习:可以锻炼上下肢体协调性,如右腿迈步时左手自然甩出,左腿迈步时右手自然甩出,后退左腿时左手叉腰,后退右腿时右手叉腰等,需要注意保持一定频率。
4、连贯性动作:当协调能力逐渐恢复,可在医生建议下进行连贯性动作,如进行瑜伽、打太极拳、打五禽戏等,能够增加四肢的协调性,建议根据具体情况,每天锻炼0.5-1小时。
当患者出现肢体不协调时,建议及时到内科就诊,完善脑电图、磁共振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小脑萎缩或脑梗塞等疾病。若为小脑萎缩,在训练同时还应遵医嘱使用利鲁唑片、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缓解共济失调症状。若为脑梗塞,可在医生建议下进行静脉溶栓或支架介入等去除梗阻后再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