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宋, 一个只熬夜但不秃头的Java程序员。
🍅关注我,带你轻松过面试。提升简历亮点(14个demo)
. .
🌏号:tutou123com。拉你进面试专属群。
理想情况:
8:50 小张进入办公室,开始他的一天。他的项目很顺利,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9:00 站会开始,整个团队简短汇报昨天的进展和今天的计划。站会仅持续10分钟。
9:10 小张在看板上更新任务,开始修复测试人员发现的一个bug。
9:20 他重现bug,澄清问题,并在30分钟内修复完成。
10:00 根据测试人员反馈,做了些改进,代码顺利通过验收。
10:10 提交代码,启动自动化测试。
10:15 流水线出现问题,小张和后端开发一起解决,耗时2小时。
12:00 任务完成,他更新看板,进入午休。
13:00 午休后,小张开始为新功能编写代码。1个多小时后功能完成,他进行了自测。
15:00 业务分析和测试人员验收,提出了一些反馈,小张迅速做出调整。
16:00 提交代码,再次观察流水线,今天运气不佳,自动化测试覆盖不足。
16:05 小张补充了自动化测试,直到18:00 流水线一切顺利,他完成了当天的所有任务。一般再加班一个小时,因为有各种补贴。
19:00 多点会慢悠悠 回家
不理想的情况
在不理想的情况下,每天10分钟的站会,有时会延长到1~2个小时。
因为项目经理有时觉得好不容易大家都在,就会把很多与这个会无关的内容加进来,比如讨论需求、讨论bug修复、讨论公司的代码评审制度,等等。让这个会很低效。
在不理想的情况下,开发小组没有看板。
每个人的工作进展没有可视化出来。于是项目经理会要求小组每个人写日报和周报。
不知为什么,回忆这天或这周做了什么,往往很花时间。
在不理想的情况下,小张在修复bug和实现新功能之前,不会找测试和业务分析人员澄清。
在写完代码后,也不自测,且不会再找她俩验收。
也没有流水线的自动化测试的质量检测。
为何小张不做这些事情?
因为他曾经找过她俩,但她俩总是说忙,他不想等了。
流水线跑自动化测试的事情,领导认为应该做,但往往由于忙,就搁置了。
最后小张的代码提交后,过了几天,测试人员发现了bug,就找他来修复。
但几天前的事情,小张早忘了。
他还得花时间去复现bug,回忆当时是怎么写的代码。这些往往也很花时间。
这些不理想的情况,打乱了小张每天18:00准时下班的节奏,于是他只能加班,去应付这些事情。
最后,不管是理想情况,还是不理想的情况,生产环境的意外事件难免发生。
想想去年几次著名的互联网系统崩了的意外事件。
此时,小张还要忙于修复意外事件。这或许要占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
程序员一天干了很多事情。
理想情况下,他的日程会安排得很满。
不理想的情况下,他的日程会被打乱,进度会延期。他只能靠加班。